李娜 官方网站

http://lina.zxart.cn/

李娜

李娜

粉丝:9457

作品总数:26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李娜1980 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胡伟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2015 桃花源---李娜作品展,青研会、名泰...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民胞物與

民胞物與

趙力

 

宋代張載在《西銘》中指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即是說民為同胞,物為同類,一切皆為上天所賜,故人類應時刻抱持愛人愛物之心。愛,是人類情感的源泉,也是藝術創作的動機。如果愛是永不枯竭的話,那麼藝術創作也具有了永不停歇的力量支撐。對于很多女藝術家而言,愛或許就是自己創作的唯一或者所有,她們熱情洋溢地宣告對愛的渴望、對愛的歌頌和對愛的傳遞,並且通過自己的創作去展現自我的體會、自我的情感和自我的闡釋,使得一切仿佛從愛出發但變幻成了五彩斑斕的藝術世界。

 

作為一位青年的畫者,李娜對于藝術的熱愛就像是與生俱來的基因,而直至到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其藝術創作才逐漸接近成熟。在央美中國畫學院,李娜強化了造型,明確了主題,在創作上也吸收了類似工筆的手法。除此之外,李娜對于當代藝術並不陌生,希望通過與當代觀念的水乳交融去變化水墨的傳統。對于媒材李娜給予了很多的關心,藉助于老師胡偉和師兄弟的幫助,畫家一方面感受到了水墨作為媒材的旺盛生命力,一方面更將當代性的材料參與其中,使得整個畫面具有了鮮明的時代氣質。

 

愛,无疑也是李娜的創作主題,在她的畫中,動物、植物和一切物品都成為了畫面的“主角”,彼此之間和平共處、友愛和諧。2012年開始,李娜創作了屬於自己的作品系列。最初的《福祿》和《因為愛情》,構圖比較簡單,畫家力圖突出的是畫面的“主角”:那些美麗而善良的動物。在《福祿》中,一隻漂亮的梅花鹿仿佛闖入了畫面,李娜以“人物畫”般的3/4側面去為鹿造像,并挖掘出了“主角”的動人神情;同樣的是《因為愛情》,那隻仿佛披了婚紗的美麗的豬,靜靜地俯臥在地上,充滿期待的表情躍然紙上。即便描寫的是不同的“主角”,但是畫家的創作宗旨是一致的,即以動物形象去表達人類的情感,并使之結合得天衣無縫。

 

《福祿》、《因為愛情》的共同點還在于作品的構圖,李娜將畫幅一分為二,并將一側描繪成帷幔下垂的半透明感。半透明的“遮蔽”是某種頗具匠心的設計,它使得形象完整突出的同時,畫面卻出現了轉折變化和複雜趣味。在隨後的創作中,李娜把整個畫面進而處理為一個統一的“室內”環境。關于“室內”,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因為在約定俗成之中它或多或少都和女性有關。的確,李娜有目的地將整個畫面描繪成某種的“閨秀”空間,她以細緻花紋的墻紙、複雜圖案的絲毯、輕薄透明的帷幔來烘托,以形形色色的美麗動物來加以填充。然而,李娜並沒有將這樣的空間“封閉”起來,就像她刻意畫出的那張“虛位以待”的沙發椅,透露出了“會客廳”的“開放”的功能意義。

 

其中的“晚宴”系列,構圖大多是狹長式的,很像是中國畫的傳統尺幅。對應于這樣的尺幅,畫家也結構出了自己的“原則”:以自上而下的花紋墻紙和自左而右的提花絲毯形成“T”字形的佈局結構,穩定牢固而豐滿有力。事實上,“T”字佈局刻意突出的還是那張“沙發椅”,它總是出現在“T”的中心點上,形成視覺上的強調和突出。“椅子”,在文化研究中通常被描述為等級、階層和權力的象征物,而在當代藝術創作中“椅子”的描寫通常用以顛覆權威和宣洩反叛。事實是李娜筆下的“沙發椅”可能具有了更多的含義,除了空間“開放”的象征性之外,“權力”的符號當是其中之一。作為某種的對應,在“晚宴”系列中椅背上站立著的大多是“波斯貓”、“鸚鵡”、“獵隼”等瑞獸珍禽,而處於下方的則是兔子、蟾蜍等等尋常一類。

 

當然,李娜在揭示的同時並不想人為去製造各種的衝突,而是以和諧的美去調和彼此的關係。在“晚宴”系列中,畫家有意識地強調了“觀看”的敘事性,而在同期創作的“關于他的猜想”系列中,“觀看”已經成為了某種的“互視”。如果“晚宴”系列中的“觀看”是因為一方發生興趣的主動關注的話,那麼“關于他的猜想”則提升為了彼此之間的相互關注。2013年創作的《你眼中的我》和《八月的寧靜》,進一步打破了“晚宴”系列的狹長尺幅,似乎是從宋代的“雙拼”那裡獲得了靈感,在另一方面作品李娜也進一步發展了“互視”的敘事結構,並將其展現為了彼此的心靈交流。

 

2014年的李娜連續推出了“變色記”、“漫遊記”、“桃花源”和“王子”等系列,似乎在多個方面齊頭並進。值得重視的是,原先畫面中的“主角”——傲嬌的鸚鵡、肅穆的鷹隼等等,都逐漸“讓位”于原先畫面中並不引人注目的“蜥蜴”、“青蛙”。這樣的“天翻地覆”,也隱藏了畫家創作思考的變遷演化。“同情弱者”,或許是因愛而生的女性情愫,而在世俗眼光中醜陋不堪的“蜥蜴”、“青蛙”卻因此在李娜畫面中成為了光鮮亮麗的“主角”。于是,格林童話中青蛙王子和美麗公主的那段傳說正幻化為畫家筆下的鮮活形象,而“蜥蜴”的故事也得到了同時的展開。

 

“蜥蜴”,無疑是“變色記”、“漫遊記”、“桃花源”中的主要角色。在“變色記”中,蜥蜴和作為權力符號的“皇冠”、“后冠”以及作為女性符號的“高跟鞋”的搭配,顯得更加得富有深意。或許作為畫家的李娜,已經從表象的和諧美麗走向了文化思考的縱深,要揭示出的是人文關懷下的現實立場。亦如“漫遊記”、“桃花源”中的描寫,“蜥蜴”往往和斑駁的“盔甲”、老式的“吊燈”結合起來,構成了對歷史或者記憶的象征性。由此,也可以看到李娜將愛的情感深層闡發的方式,不是直接的、明顯的,而是走向象征性的,甚至是批判性的,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李娜藝術的成熟亦變得更加鮮明而突出。